肠外与肠内营养

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留置针的封管是留置针保留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操作中,由于选择封管液种类及剂量不正确、封管操作不当、静脉输高营养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后封管冲洗不彻底等造成堵塞,会缩短了留置时间,增加了患者痛苦。

1.堵管的判断:

静脉留置针堵管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者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很大,抽不出回血;或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局部潮红、肿胀[1-2]。

2堵管的原因分析

2.1封管液剂量不足

分析原因为患者使用125u/mL的肝素钠1-2mL进行封管,由于封管液偏少,不能达到有效封管的目的。有研究发现[2],使用5mL肝素液封管的堵管率明显低于使用2mL肝素液封管的堵管率。

2.2封管操作不当

由于封管时没有严格执行正压封管的手法,主要由于肝素帽橡胶密度极强,如果将封管针边推边退,容易将封管针头一下退出套管外,导致达不到正压封管的目的。封管时,封管针头若全部插入套管内,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针头,使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倒流入套管腔内,可导致凝血堵管;另外,封管不及时均可使血液回流凝固而堵管。

2.3静脉输高营养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

主要是由于输注高浓度液体后没有冲干净输液管道,液体中高分子颗粒残留在管壁上,导致留置针堵塞。当输入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或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时,由于溶质浓度较高,物质颗粒大,粘附在管道内壁而引起堵塞,如未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极易引起血液回流凝固或药物微粒堵塞导管。

2.4留置时间过长

有报道[3],堵管均在留置5d后发生, 套管针留置时间越长,导管堵塞的发生率越高。导管留置时间过长,导管尖端与血管壁粘连,导致回抽时无回血或回血量少,以及各种堵塞因素累积作用,使导管内壁沉积物逐渐增多。

2.5患者脂质代谢异常[4],血凝系统异常及动脉管壁生理生化特性改变等,血液粘稠度高,易粘附在留置针的管壁上。

2.6患者穿刺手臂活动过度

由于穿刺手臂用力或活动过度,引起静脉血液反流,出现回血堵塞静脉留置针。

3对策

3.1确保封管液剂量

一般成人用肝素钠溶液浓度25-125U/mL,但对出血性疾病不适宜用肝素钠封管的患者,可采用生理盐水封管。对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可用20-30mL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以冲净血管内的药液和血液,或用5 mL0.1%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其抗凝作用可持续12 h,但对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3.2采用脉冲式正压封管方法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可使冲管液在导管和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小漩涡,冲击管壁,有利于导管内残留的药物和血液冲洗干净,减少管壁内沉积物的形成及刺激性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可减轻药物对血管及周围组织的刺激作用,其效果已得到验证[5]。目前,临床上采用无针密闭输液可来福接头代替肝素帽封管,在输液完毕,输液接头与可来福接头分离时,可自动产生瞬间正压,将留置针软管内液体向前推进,血液不能反流入管形成血栓堵塞导管。可推广应用。

3.3输注高浓度液体后应及时冲管

如血浆、脂肪乳、白蛋白等发生导管阻塞机率比其他低浓度液体高。溶质浓度较高,物质颗粒大,极易粘附在管道内壁,如未能及时冲管,易导致阻塞。因此,患者静脉输注高营养液及刺激性药物后,应及时用等渗盐水冲管。输注脂肪乳剂时,可将其与氨基酸和葡萄糖溶液混合,稀释后再输注或用三通管将脂肪乳剂与氨基酸注射液同时输注,避免脂肪微粒吸附在管壁上。有学者建议[6],对于输入高渗液或刺激性药物后的患者,认为需先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再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3.4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有关静脉留置时间尚无统一的标准,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d,按照美国BD公司产品说明书的建议,留置时间为3-5d,最好不超过1w。一般认为3-5d为宜。

上一篇: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