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与肠内营养

关于加强临床营养教育的若干建议

 

【正文】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和解决疾病本身和疾病诊治过程中营养代谢问题的应用学科。随着医学模式改变,临床营养不仅包括营养不良的治疗,还涵盖疾病病因、病程以及预防-治疗-康复等各方面。我国临床营养学教育起步较晚,尚有很多不足之处【1】。调查显示,临床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不能胜任营养诊断及营养治疗等操作,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治疗服务需要,使得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不能得到及时诊治【2-4】,如何完善临床营养学教育,已成为临床营养学科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1 临床营养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临床营养学科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的发展, 营养紊乱、 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等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使得我国的临床营养学科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学科教育与前沿研究成果相接轨。近年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产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的良好生产规范和临床试验规范等一系列法规的诞生与实施,也使得我国临床营养产品的行业标准得以提升,同时,也要求临床营养学科的新变革与进步,培养高品质人才以满足民众对营养需求的提升,推动临床营养相关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根据原卫生部关于营养科室的设置组成规定,凡300个床位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立营养科,300个床位以下的要设立营养。然而营养科建设长久以来不受重视,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随着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康复、家庭营养知识认知需求逐渐提高,临床营养学专业人才需求大增,已经影响医疗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2002年,中国营养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调查的403家医院中,只有47%设有营养科,53%的医院根本没有营养科建制,更没有配备营养师。在医院从事营养工作的人员共1722人,真正具备营养师资格的只有392人,仅占22%。只有142所医院对患者进行营养咨询【5】。目前,营养专科医师配备率仅为欧美国家水平的十分之一。

随着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配备营养专业人员规模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政策的出台,需要培养大量的临床营养专业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2?在校生临床营养教育现状

目前临床营养在校教育不容乐观,医学院对营养学相关课程都缺乏重视【6-11】,一项有关医学营养教育的系统综述指出,医学营养教育在很多国家都没有融入医学教育中,现有营养课程中缺乏科学性、严谨性,并且缺乏从事营养教育的老师,而医学生们也希望能接受营养教育,从而提高他们在营养方面的技能【12】。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校营养教育主要通过《卫生学》课程和《外科学》总论完成, 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基础营养、疾病营养、食品卫生以及外科患者的代谢及营养治疗等,教学内容总体不足,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1】?。此外,《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指定的临床医学课程并未包括临床营养学,只在公共卫生课程类别中指定了公共卫生相关内容包括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与《临床营养学》教学内容有明显差别。本、专科教育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没有设立临床营养学专业,也没有正规的临床营养学教材。只有少数院校把临床营养学课程作为选修课。部分院校虽开设了子临床营养学课程,但因缺乏专业的临床营养学师资队伍,常由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承担, 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内容或不能更好地结合临床诊疗实践,造成医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

现有临床营养学教育不充分的情况使得临床医学的学生不懂营养学,预防医学的学生缺乏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培养出的营养师进入临床营养治疗工作时缺乏主动性与信心,被动接受甚至边缘治疗,降低了医疗服务质量,尤其是预防性医疗服务的质量。临床营养专业人员只有既懂营养,又懂临床,才能将二者结合应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就要求营养专业的人员到临床科室轮转培训,临床医学的人员到营养科轮转培训。互相补足其短板,才能弥补现有临床营养教育的不足。